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立足优势 全面开展养殖面源污染防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立足优势 全面开展养殖面源污染防治
发布日期:2015-12-29 00:00:00  浏览次数:16

  为了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开展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区以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加大老旧池塘改造力度,实施标准化生产,养殖水的循环生态利用率及达标排放率明显提高。

  一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产量和效益

  一是推广淡水牧场技术,建设中小水面生态养殖基地。为了更好利用我区小型湖泊、水库、塘坝等资源,近年来,全区渔业系统大力推广淡水牧场技术,保障了鱼类口感、品质接近天然鱼类,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效益,成为渔业增产增效新亮点,目前,推广中小水面精养16万亩。

  二是推广稻田养殖技术,建设生态农渔生产基地。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市渔业部门,大力向农民宣传稻田养鱼、鱼稻共生、增产增效的良好效果,通过强化服务,发展规模化的稻田生态养殖,推广稻田养殖4万多亩。

  三是推广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建设现代渔业综合养殖基地。各地依据本地区实际,大力推广池塘生态立体养殖、上粮(菜)下渔、上禽下渔、渔农轮作等渔农牧有机结合的生态渔业,池塘生态养殖面积近10万亩。

  四是推广盐湖生物生态养殖。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积极发展盐湖生物养殖加工,鄂托克旗为了发挥当地盐碱水域和盐碱荒地丰富、碱化工发达的优势,将螺旋藻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产品出口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五是探索利用节能设备。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大宗淡水鱼养殖项目,引进试验使用微孔充气式增氧机,节约电能80左右%,今后将大面积推广。

  二实施清洁生产,防治有机污染

  全区各地根据天然水域浮游动植物、水草、底栖动物资源,科学投放不同食性鱼类,宜鱼则鱼、宜蟹则蟹、立体养殖、生态利用,实施“测水养殖”,保持天然水域鱼类的稳产。为延缓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近年来乌梁素海积极推广草鱼围栏养殖,2015年推广围栏养殖9万亩,有效转移了湖区氮磷等营养物质,抑制、治理了湖泊富营养化。呼伦湖等大型湖泊水库,也结合增殖放流,投放了有利于改善水质的鲢鳙鱼类,防治水质富营养化。

  三科学开发低洼盐碱荒地,推进标准化生产

  为了发挥渔业盐碱荒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特有作用,实现水产品增长和渔民增收的目标,针对全区宜渔低洼盐碱荒地丰富的实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4〕72号,将宜渔盐碱荒地开发和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力度作为夯实现代渔业建设的基础,重点推进。鄂尔多斯市、乌海市、赤峰市、包彦淖尔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等都新建了连片规模化的池塘养殖基地。鄂尔多斯市新建千亩以上池塘养殖园区20多个,总面积达3万多亩。通辽市科左中旗岱力吉镇一个渔场开发了1.5万亩荒地,建成了目前全区最大、面积达7000亩的连片池塘养殖基地。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新建池塘6.13万亩,新建池塘养殖园区,按标准修建了基础设施,实施了标准化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渔业厅渔业局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