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下半年起,北京市开展了遴选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的工作,以期通过示范站的建设,调动全市各区县参与示范站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和带动全市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等政策措施的贯彻实施,不断提升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目前,全市共有13个区县级基层水产推广机构,其中独立设置的水产技术推广站8个,分别是海淀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为了能够推选出合适的示范站,经多次考察,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根据《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建设标准》结合北京市区县产业状况、基层机构现状、管理体制、工作开展等情况,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示范站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确定了房山、通州、密云、海淀、平谷等具有典型性的区县。经总站选定,第一批、第二批共选定了房山、通州、密云三个区县示范站成为全国示范站。
为了做好示范站建设工作,该站通过培训和咨询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各地示范站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好的作法,发挥示范站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利用开展示范站建设工作,抓住机遇,积极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成效,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营造更好的氛围,着力推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各示范站近两年来开展的工作
目前,北京市共有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3个,分别是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2013年底,北京市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成功当选全国模范示范站,成为第一批83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之一。经过一年多的示范站建设,全区渔业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房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积极与科研机构、涉农企业等加强联合协作,基本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水产技术推广机制。不断创新推广手段,通过田间学校、养殖户示范、养殖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了房山区养殖户技术和管理水平。2015年上半年,该站共开办6所水产农民田间学校、1个观赏鱼创新团队工作站、5个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工作站,日常采取集中培训与田间学校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包括养殖技术、鱼病防治、健康养殖、市场动态等多方面实用技术的分片培训36期,1600人次。
(二)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为第二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通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结合该区观赏鱼产业优势,做优调精,突出保护好水环境,宏扬观赏鱼文化,丰富休闲生活,重点发展籽种鱼、精品鱼和休闲鱼,在现有存量基础上提质增效。全区观赏鱼池塘养殖面积6263亩,占全区养殖水面的37.8%,年观赏鱼产量2.6亿尾,渔业总产值9000万元。全区有93个村260户从事观赏鱼养殖,亩利润均在3000元以上,最高可达万元。
(三)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同为第二批全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密云县水产业在密云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努力下,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密云县总养殖水面达155000亩(水库自然养殖152100亩,池塘等人工养殖2900亩),年产量4600吨,年渔业综合收入达2亿元,渔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