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能 调结构 转方式 提质效 保安全 惠渔民
本报讯 安徽省现代生态渔业建设现场会于近日在巢湖市召开。安徽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孙正东作了重要讲话,从建设生态农业强省大局出发,对全省现代生态渔业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渔业发展成绩显著。全省各级渔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增产能、调结构、转方式、提质效、保安全、惠渔民”为重点,深入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在攻坚克难中求突破,实现了新的跨越。一是增产能,渔业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14年水产品总产量224万吨,产值69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23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6%、64%和59%。二是调结构,渔业区域优势进一步发挥,2014年沿江、沿淮和环巢湖三大渔业经济区域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的89%和92%;40个水产大县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省的78%和84%。三是转方式、渔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生态健康养殖渔业和休闲观赏渔业发展步伐加快,已成为稳粮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是提质效,渔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省级以上水产龙头企业达39家,增加17家;省级以上水产良原种场34家,增加家;渔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已占30%以上;二、三产业较快发展,已获“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800多个。五是保安全,渔业“三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连续多年未发生渔船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渔业资源养护效益日趋明显。六是惠渔民,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在全国率先完成了近2万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
会议要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在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强省的总体部署下,突出渔业绿色健康养殖和产业化经营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生态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突出品牌引领,大力培育渔业产业化联合体。要做强“徽蟹”、“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秋浦杂交斑鱖”、“臭鳜鱼”和“湖库有机鱼”等渔业品牌,完善渔业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渔业产业联合体。二要突出绿色高效,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稻田综合养鱼和生态休闲体验、观赏旅游渔业。三要突出重点区域,扎实推进“两带三区和”水产大县、强县建设。四要突出科技支撑,搭建渔业产学研推平台,加快重点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五要突出“三大安全”,强化渔业管理服务,重点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经营主体责任的落实,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安全风险评估;抓好渔业资源及其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工作,进一步健全渔船生产安全责任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